新時代、新起點、新征程、再出發,三十而立向未來。
2022年2月8日,河南投資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劉新勇在河南投資集團成立30周年大會上,發表《三十而立向未來 勇擔使命啟新程》主題講話。全文如下:
同志們:
今年是投資集團成立的第30個年頭,我們于1月10日線上啟動集團成立30周年系列活動。今天,我們在這里舉行慶祝集團成立30周年大會,回顧集團30年的光輝歲月、櫛風沐雨,總結集團勇擔歷史使命、服務現代化河南建設的經驗感悟,展望時代新局,找準未來方向,勇毅果敢前行,為高質量建設現代化河南貢獻智慧和力量。
一、30年的奮進之路
30年前,在國家成立六大投資公司為代表的投融資體制改革浪潮中,集團前身——河南省建設投資總公司、河南省經濟技術開發公司、河南科技投資總公司應運而生,擔負起河南投融資體制改革的重大使命,由此開啟了波瀾壯闊的拼搏歷程。15年前,河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揭牌,把發展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、金融業、戰略新興產業作為主攻方向,投身中原經濟區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。5年前,集團成為我省首家國有資本運營公司,探索河南國有資本運營新模式,育產業、保民生、優環境,省政府戰略工具作用愈發彰顯。
30年來,投資集團始終堅持“與河南共命運、同時代共發展”,勇擔改革歷史使命,服務省定發展戰略,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、不負時代、不負韶華的奮進之路。
——30年奮進之路,是一條敢為人先、守正出新變革之路。
我們強基固本、奮力跨越,從成立初期管理資產不足50億元、在崗員工不足百人,到管理資產超萬億、帶動投資破萬億、專業人才過萬人的歷史性跨越,完成了從行政性投資機構向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的歷史性轉型,經歷了從粗放式經營向精細化管理、再到智慧化集團的歷史性變革。
我們前瞻謀劃、開拓創新,第一條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、第一條用社會資本修建的高速公路等開創省內先河,金融、電力、環保等優勢產業成為我省龍頭支撐,新材料、新能源、新基建等新興產業走在全國前列,氫能、未來農業、未來食品等未來產業與世界同步,創造了今天萬億管理資產的綜合性企業集團。
我們攻堅克難、聚力轉型,經營模式從“撥改貸”時期的“債權收放”,到圍繞基礎設施、基礎工業的“投-建-管”,再到轉型國有資本運營公司,形成“融-投-管-退”的資本運營模式。投資方式從單一的債權投資,到資本布局“有進有退”,形成“投資—退出—再投資”的投資閉環,實現“資源、資產、資本、資金”良性循環。運營資本從管理政府資金,到實現向運營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并重轉變。
——30年奮進之路,是一條薪火相傳、繼往開來傳承之路。
我們堅持黨的領導,扛穩政治責任,恪守“國企姓黨”這一根本屬性,實施“價值黨建”管理模式,鍛造形成了黨建與經營“融合并進”的國企大黨建格局。筑牢基層堡壘,從組建之初一支只有20幾名黨員的臨時黨支部,到如今擁有5400多名黨員、335個基層支部的“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”。30年紅色基因傳承賡續,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初心從未改變。
我們既謀“商情”,更籌“國計”,深耕能源、燃氣、環保等民生產業,堅決扛牢民生保供責任。與全省18個地市互聯互通、共建共享,成為“省市聯動”的典范標桿。謀劃組建金融控股公司,承接257億元專項債入股農信社,發行永煤違約后河南首單國企債券,參與組建省企信?;?,幫助河南能源、鄭煤集團等企業改革脫困,始終站在穩定區域金融環境第一線。30年風雨滄桑,集團服務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使命從未改變。
我們始終開門迎客、共謀發展,與清華大學、中科院等大院大所合作共贏,與中金公司、中關村集團等投資機構并肩而行,與中建材、國開投等龍頭央企攜手共進,不斷積聚“朋友圈”資源,讓一批前沿科技、優質產業、高端人才走進河南、落地生根。30年攜手同行,集團開放合作、互利共贏發展理念從未改變。
——30年奮進之路,是一條應時求變、勇立潮頭領跑之路。
我們對標先進、勇當國企改革“領頭雁”。從推動河南投融資體制改革出發,到如今按照“小總部、強能力”,搭建了“一級強、二級專、三級活”的管控模式,探索出“投資管理+股權管理+資產管理+金融服務”的資本運營架構,構筑數字、研究、人才、風控等“投行化”賦能體系,朝著打造一流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的目標邁進,始終走在全省國企改革的前列。
我們不斷探索、豐富發展“工具箱”。從無到有搭建起涵蓋綜合能源、金融服務、環??萍嫉壬鲜泄酒脚_,成為我省產業投資運營的主要抓手。聯合中金公司、誠通集團等,圍繞新興產業、新能源、新材料設立基金59支,撬動社會資本超千億,打造“基金群+上市公司群”,成為服務我省產業升級的堅實底座。
我們集聚高端人才、積累人力資本。以人才驅動發展,堅持“逢進必考”“逢崗必競”,外引行業各類人才,聯合清華大學、浙江大學開展“金融50”“資本50”等專項人才工程,內培一批擅長資本運作、產業運營的人才隊伍。以人力資本服務全省產業升級,為入豫產業和出省豫企引進京滬高層次人才,實現“工作地點在河南,服務保障在原地”。
同志們!
當我們回溯三十載春秋,收獲三十載碩果,深切地感受到,集團取得的巨大成就,來自于這個偉大的時代,取決于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,離不開省發改委、省財政廳、省政府國資委和各地市政府的關心支持,也凝聚著全體投資集團人的智慧與心血。在這里,我謹代表河南投資集團,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集團發展的各級領導、各界朋友,表示衷心的感謝!向集團全體員工和家屬,致以崇高的敬意!
二、30年的經驗感悟
習近平總書記說:“一切向前走,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;走得再遠、走到再光輝的未來,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”?;仡?/span>30年風雨歷程,有多少組織和企業折戟沉沙、消失在歷史長河中,而投資集團之所以始終能夠在逆境中慨然奮起、在順境中行穩致遠,并且活的如此昂揚、如此激情四射,就是因為有著優秀的企業精神和文化基因,有著許多成功經驗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和不斷弘揚。
一是堅持“黨建領航,文化鑄魂”。始終把“堅持黨的領導、加強黨的建設”作為國企的光榮傳統,牢記國企的“根”和“魂”,將政治優勢、思想優勢、組織優勢厚植為企業發展的競爭優勢,以黨建“第一責任”引領和保障發展“第一要務”。
二是堅持“政府使命,企業屬性”。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發展戰略,把“河南所需”和“集團所長”結合起來,將集團發展放在河南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考量,從落實省定戰略中獲取市場增量,思政府所謀,干政府所想,做到同頻共振、乘勢發展。
三是堅持“改革為要,創新為上”。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,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,持續推進投資模式、運行機制、管理方式等變革創新,敬畏市場規律,洞察商業本質,追求卓越、不甘平庸、志存高遠。
四是堅持“質量第一,行穩致遠”。把高質量發展放在第一位,統籌發展與安全,兼顧質量與規模,不斷優化資產結構,筑牢發展基本盤,堅定不移走有質量、有效益、可持續的發展之路。
五是堅持“以人為本,人才強企”。以人才為集團最大資本,不斷優化人才管理體制和“引育用留”機制,精準識才、科學用才、文化留才,為員工搭建施展才能的廣闊平臺,激發人才內生動力,實現企業和員工的共同發展。
三、我們對時代的回應
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,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。站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方位下,身處高質量建設現代化河南的奮斗征程中,我們必須居安思危、常懷遠慮、登高望遠,深刻銘記集團30年的拼搏歷程,既保持發展的定力和耐心,又有前瞻30年的格局和視野,緊扣時代主題,回答時代之問,解決時代矛盾。
在新的發展格局中,如何把握河南之需?
當前河南處于新的歷史起點,正在搶抓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機遇、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政策機遇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歷史機遇,向著“兩個確保”的宏偉藍圖闊步邁進。如何把握新時代、新格局中的河南所需,是集團校準前進方位時所要面對的首要命題。要錨定“兩個確?!?、圍繞“十大戰略”,聚焦科技創新、綠色低碳轉型、優勢再造、換道領跑等領域,將“河南所需”和“集團所能”深度融合,以資本為紐帶,以基金為工具,做好新興產業的引領培育、傳統產業的提質升級、未來產業的謀篇布局,成為服務省定戰略落地的“領頭雁”和“主力軍”。
在新的競爭格局中,如何把握立身之基?
一只站在樹上的鳥兒,從來不會害怕樹枝斷裂,因為它相信的不是樹枝,而是它自己的翅膀。水慶霞為什么能夠帶領中國女足逆轉韓國隊重返亞洲巔峰?就是因為她作為球員5次參加亞洲杯、5次奪冠,有超強的專業和組織能力。王濛在解說中國短道速滑混合接力隊決賽時,為什么敢說“不用看回放了,我的眼睛就是尺”,那是因為她曾獲得4枚冬奧會金牌,來源于摸爬滾打的實踐。成功源于能力、作風和自信,自信源于實力。今天的企業競爭,正在從企業之間的單體競爭轉變為綜合實力之間的競爭;從產品競爭轉變為產業生態體系的競爭;從區域性、不完全的競爭轉變為全域性、全方位的競爭,在這個大變革、大轉型時代中,投資集團作為以“股權投資”為主業的綜合性企業,我們的翅膀是什么?我們的實力是什么?怎樣鍛造出強有力的翅膀迎風翱翔、劈波斬浪,需要我們展望未來、構筑夢想,需要我們腳踏實地、走好腳下的每一步。要始終堅守“政府使命、企業屬性”這一根本宗旨,既體現政府戰略意圖,又充分發揮企業活力,以市場化機制落實政府戰略。要密切關注市場競爭和行業發展變化,認真審視自身的經營模式、核心能力和人才技術儲備,把握好競爭之道、立身之基。要統籌質量、效益與規模,做到質量第一,效益優先,規模合理,筑牢集團發展基本盤,打造金融與實業互相支撐、綜合投資與專業投資有機結合的發展格局。要用好用活基金群、上市公司群、產業群,推進資源整合、加強跨界融合,在融合發展中重塑供應鏈、產業鏈、價值鏈,構建集團發展生態圈。
在新的科技格局中,如何把握創新之變?
當前,元宇宙、區塊鏈、人工智能正在走進我們的生活,萬物互聯、實時互動逐步成為現實,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向各行業全面融合滲透,正在重構創新版圖、重塑經濟結構。面對席卷全球、顛覆一切的科技革命,我們既要仰望星空,主動擁抱變化、積極順應變化,更要腳踏實地,勇于走出安于現狀的“舒適區”,敢于走進創新領先的“無人區”。要著力在“融”字上下功夫,聚焦跨界融合、集成創新、要素重組,強化技術、制度、模式、管理“四位一體”的創新體系。融合科技與企業管理,以智慧集團建設為抓手,通過“一企一屏”穿透式管理,打造“資本運營+信息科技”雙輪驅動的一流集團公司。融合科技與產業培育,聯合科研創新力量,圍繞合成生物、集成電路、量子通信等,搭建轉化平臺,打通科技孵化“最后一公里”。融合科技與金融創新,以科技賦能金融企業,防風險、創模式、促轉型,打造產業為本、金融為用、科技創新金融控股服務平臺。
在新的社會格局中,如何把握治理之道?
今天不僅是一個商業大轉型時代,也是一個社會大變革時代。社會正在從傳統社會轉向現代社會,企業正在從盈利主導轉向社會價值創造,員工正在從被動管理轉向主動參與,公司組織結構正在從“公司+員工”轉向“平臺+個人”,這都對企業治理之道提出了許多新要求。面對社會環境的深刻變革,要深入踐行國企政治、經濟、社會“三大責任”,努力把“價值黨建”模式轉化為“價值創造”優勢。要切實貫徹好新的發展理念,塑造與時俱進的企業文化,不斷完善企業治理之道,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應有力量。要在履行社會責任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,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并重,把服務國計民生作為改革發展出發點和落腳點。
同志們!沒有等出來的精彩,只有干出來的輝煌。面向未來,打造“五個千億、五個一流”的職責使命激勵著我們,建成國際一流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的目標鼓舞著我們。只要我們堅定信心不動搖、咬定目標不放松、轉變作風不懈怠,蹄疾步穩、久久為功,就一定能夠實現投資集團新的歷史性跨越,就一定能夠創造投資集團更加輝煌的成就!
同志們!船??吭诖a頭是最安全的,但這不是造船的目的;人呆在家里是最舒服的,但這不是人生的意義;人生的意義就在于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,奔跑在理想的道路上。我們生而有緣相聚在投資集團改革發展的旗幟下,這面旗幟已經高高飄揚了30年,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下,展望未來新征程,譜寫未來新篇章,取決于我們從今天開始的拼搏、創造和奉獻,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,以“功成不必在我”的精神境界和“功成必定有我”的歷史擔當,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,鍥而不舍、精進不怠,奮力開啟投資集團新征程,加快建成一流國有資本運營公司,為高質量建設現代化河南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!
謝謝各位!